來源: 菜瓢谷 發布時間: 2013-06-05 17:59:09 瀏覽: 14447
【別名】
蝦米、開洋、曲身小子、河蝦、草蝦、長須公、虎頭公。
【注解】
蝦按出產來源不同,分為海水蝦和淡水蝦兩種。海蝦又叫紅蝦,包括龍蝦、對蝦等,其中以對蝦的味道最美,為食中上味、海產名品。
【營養成分】
蝦富含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谷氨酸、糖類、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、煙酸和鈣、磷、鐵、硒等礦物質,其中谷氨酸含量最多。
【功效作用】
蝦性溫,味甘、咸,具有補腎、壯陽、通乳的功效,屬強壯補精食品。其可治陽痿體倦、腰痛、腿軟、筋骨疼痛、失眠不寐、產后乳少以及丹毒、癰疽等癥;所含有的微量元素硒能有效預防癌癥。
【宜食】
患腎虛陽痿、男性不育癥、腰腳虛弱無力、婦女產后乳汁缺少、小兒麻疹、水痘、中老年人缺鈣所致的小腿抽筋等病癥者適宜食用。此外,孕婦常吃蝦皮,可預防缺鈣抽搐癥及胎兒缺鈣癥等。
【忌食】
患高脂血癥、動脈硬化、皮膚疥癬、急性炎癥和面部痤瘡及過敏性鼻炎、支氣管哮喘等病癥者不宜多食;此外,蝦不可與獐肉、鹿肉一起食用。
【文獻參考】
《食療本草》:“動風、發瘡疥。”
《隨息居飲食譜》:“蝦,發風動疾,生食尤甚,病人忌之。”“海蝦,鹽漬暴干,乃不發病,開胃化痰,病人可食。”
《飲食須知》:“多食動風助火,發瘡疾。有病人及患冷積者勿食。”
《本草綱目》:“凡蝦之大者蒸曝去殼,食以姜醋,饌品所珍。”
《綱目拾遺》:“蝦生淡水者色清,生咸水者色白,溪澗中出者殼厚氣腥,湖澤池沼中者殼薄肉滿,氣不腥,味佳,海中者色白肉粗,味殊劣。入藥以湖澤中者為第一。”
【食療偏方】
河蝦湯
原料:淡水大蝦200克,油菜心50克,水發木耳10克,以及調醬油、料酒、精鹽、味精、植物油、雞油適量。
制法:先將大蝦洗凈,剪去須刺。木耳切兩半,油菜心洗凈用開水燙一下,冷水拔透,撈出瀝干切成段。等到植物油燒熱后,加入大蝦,稍炒,再加醬油、料酒、鹽、油菜心、木耳、炒幾下,注入適量水,燒開后,加上味精,盛入湯碗內,淋上雞油即成。
功效:滋陰壯陽??勺鳛槟I陽不足而引起的腰痛、陽痿、神疲乏力以產后乳汁不下或脾腎陽虛等患者的調養保健食譜。
熱門推薦
瀏覽:523233
瀏覽:411116
瀏覽:348719
瀏覽:348719
瀏覽:348718
瀏覽:337063
瀏覽:178130
瀏覽:177271
瀏覽:171123
瀏覽:1694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