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form id="ldtnh"></form>
<address id="ldtnh"></address>

    <noframes id="ldtnh">

    <noframes id="ldtnh"><form id="ldtnh"></form>
    <address id="ldtnh"></address>
      <address id="ldtnh"></address>

        美食:法海寺的和尚燒豬頭

        來源: 菜瓢谷 發布時間: 2014-12-13 21:26:29 瀏覽: 8626


            自古以來,揚州和尚研究佛教的戒律非常有名氣,那些得道的高僧當然是佛性堅定,但是也有些饞嘴的小和尚經常想辦法偷偷吃葷,法海寺的豬頭肉就是那些饞嘴的小和尚的“創舉”。據傳說,清朝時期,瘦西湖里法海寺的豬頭肉非常有名,一個熟的豬頭肉在當時要賣到三兩白銀,民國時期一個紅燒豬頭要賣四塊大洋。

            佛教的戒律明文規定,和尚不許吃葷破戒,也不允許把肉弄進佛門凈地,更不要說在寺廟里煮豬頭肉了,那味道就沒法遮掩。那一心想吃肉的小和尚怎么辦呢?辦法總是比困難多!小和尚就買來一只新尿壺,用水洗一洗,大家湊點錢偷偷買來小豬頭(俗稱“鬼臉子”),剔去骨頭,鑷光豬毛,把豬頭揣進尿壺里,放齊蔥姜酒鹽等作料,用荷葉把尿壺的口扎緊,再用黃泥把口封死。然后就把這個尿壺放在大殿的背后,用供桌上的蠟燭的火頭慢慢地燒這個壺底,一個蠟燭頭燒完了,再續一個。一來地點比較隱蔽,二來也沒任何味道飄出,大和尚也無法察覺。據說經過兩天兩夜的燜燒,豬頭肉也就神不知鬼不覺地燒熟了。悄悄打開尿壺,嗨,那個味道可真是香死人了!于是大家就背著大和尚,大快朵頤。當年的小和尚熬到老了,也就成了做豬頭肉的高手了。

            和尚燒豬頭好像很有傳統,揚州的鹽商消息靈通,花重金去買法海寺的豬頭肉,他們可是吃盡天下的美食的,但嘗了和尚們的燒豬頭以后覺得香美無比。法海寺豬頭肉的名氣就這樣流傳開了。據說還不是很容易買到。如果不是與和尚很熟悉,他會來一句:“阿彌陀佛,善哉善哉!”你就有錢也難享此口福了。

            此外,法海寺燒豬頭的名聲還被很多文學家贊賞過。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羅聘有詩寫道:“初打春雷第一聲,雨后春筍玉淋林。買來配燒花豬頭,不問廚娘問老僧。”贊的就是乾隆年間揚州第一個燒豬頭拿手的老和尚。朱自清在他的《揚州的夏日》里,也念念不忘揚州瘦西湖法海寺老和尚的燒豬頭。

        三级久久三级久久久

        <form id="ldtnh"></form>
        <address id="ldtnh"></address>

          <noframes id="ldtnh">

          <noframes id="ldtnh"><form id="ldtnh"></form>
          <address id="ldtnh"></address>
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ldtnh"></address>